山东枣庄以“新农村建设”名义在袁寨山风景区内建50多套别墅外售

2023-03-14   诚搜河北

控制别墅供地,国家曾发布多重禁令。早在2003年,国土部首次发布《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强调“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2006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两部委制定《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名列其中,且“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2012年初国家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还有《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规定“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建设别墅”。

禁令一串串,但是有些开发商还是有恃无恐,依然在景区内建设别墅,更是打擦边球,逃避责任。

2023年3月12日,枣庄市高新区袁家寨新村购买者表示:枣庄市高新区袁家寨自2010年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巧立名目,借开发“新农村”之名,违规建造国家明令禁止的别墅项目,对外销售,长达十几年用户购买以后,不能入住,不退房款,多次投诉反映得不到解决。

2010年完工的独栋别墅

正在建设的高层

调查发现,该新农村内有多栋多层住宅、独栋别墅,一部分别墅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而且可以看出有些年头,其余有很多正在修建没有完工,现场看到的并不像新农村布局,2022年多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投诉平台投诉:枣庄高新区袁寨山庄别墅区,违建别墅,自2010年购买房子但现在,很多房子无限期的停工,老百姓的钱都打了水漂,购买房子右后到现在都没有交付,多次投诉都没有结果。

据裁判文书网显示,2018年12月30日,枣庄市国土资源局、枣庄龙润御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非诉执行审查行政裁定书显示,被执行人枣庄龙润御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依法批准用地,于2017年4月占用位于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路北侧、枣庄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西侧的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城街道办事处的集体土地29,098.1平方米建设袁寨山庄。所占地类中林地11,100.23平方米、耕地768.94平方米、其他农用地59.73平方米、建设用地15,392.76平方米、未利用地1,776.45平方米,其中16,601.88平方米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2,496.22平方米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8年6月15日作出枣国土资监(罚)字[2018]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被执行人作出如下处罚决定:1.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29,098.1平方米集体土地;2.没收在非法占用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549.92平方米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拆除在非法占用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378.98平方米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3.按非法占用耕地25元/平方米、其他农用地20元/平方米、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5元/平方米的标准处以罚款计499,960.85元。

蹊跷的是,投诉人反映:“袁寨山庄项目是在2009年就开始建设的,当时乡政府和开发商以新民居建设形式开始征地并施工,当时说的是有补偿但是至今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并且房子也没有按期交付,现在说国家管控了,但是消费者的房款怎么退都没有解决,消费者的利益怎么保障也没有说。”

2022年枣庄市高新区兴城街道,还在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以打造“五星闪耀、七彩兴城”党建品牌为抓手,全力推进党群同心、多元同治、资源共享、网格共建、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社会综合治理样板,趟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兴城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完善西区,主攻东区,建设新城”的目标,重点建设优质风景区,扩大旅游建设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高新区城市品牌。

以袁寨山为依托,建设袁寨山自然风景区。风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上咸丰年间建造的拒捻遗址袁家寨、三清观、华佗阁、汉墓群等众多历史古迹尚在。山区四周的南方植物园、翠竹谷、凤鸣阁、生态绿地、百草园等现代城市景观与山区自然风光相映成趣。高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现状,重点加强沿路两侧25米宽范围内的林地建设,丰富道路沿线景观。并开发特色小吃————“芥末焖菜”,修复坏古迹遗址,让游客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亲身感受纯朴的山寨生活。同时,新建旅游接待站、景区大门、旅游购物设施、急救中心、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兴城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位于袁寨山风景区内,属于枣庄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依山傍水的优势,使得这里开发为别墅成为一种必然,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可以安置居民400余户,安排逾千人就业。

在当下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枣庄市高新区袁家寨假借建设新农村项目的虚名,骗取土地使用权后大肆兴建高档住宅别墅。公开玩起了“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消费者的权益又怎么保证?只是一味地以罚代管,老百姓的房款替谁买单?

众所周知,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某村委会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为名,在未办理任何立项、规划及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占用本村集体土地326.12 (其中耕地127.39亩),建设农民新居、别墅、道路及其他设施。共计建设建筑物14栋,其中别墅138栋。国土资源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依法拆除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85栋别墅,没收了其余的别墅和建筑物。

早在2003年2月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国发{2003}45号),其中第四条规定“(今后5年内)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别墅用地鲜有能获得土地用地手续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称,在国家的高压政策下,别墅,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然而,危机中总是潜伏着商机,开发商正是看到了别墅的暴利,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和地方政府达成默契,进而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亮起绿灯。

而今,袁家寨山庄一边以非法占地虚假要求恢复原貌?一边还在不停扩建,是以罚代管迷惑消费者还是另有安排?

截至目前,枣庄市对于袁家寨新村购房者没有任何说法。


声明:本文来自“诚搜号”自媒体平台,不代表3.15诚搜网的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17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